品德、才能与管理
- 分类:第一一三期
- 发布时间:2019-12-12 08:41
- 访问量:
品德、才能与管理
中国传统文化把人分为四等,德才兼备者谓之圣人;德胜于才者谓之君子;有才无德者谓之小人;无德无才者为之愚人。每每读到这段话,不禁会在心里问自己究竟属于那一类。在经济学操控的世界里,品德意味着爱的光辉,才干意味着爱的能力,有了品德光辉的照耀,我们的才干会成为一种建设性的力量。若是离开了品德,才干反而可能会变成一种破坏力,爱和品德就是那个更高的高度。有一首古老的儿歌:“水清又清啊,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;水浑又浑啊,可以用来洗我的脚丫。”孔子听后,对弟子们说:弟子记住,水的作用是由水的品质决定的,人的作用也一样啊!“品德”我们赋予它精神品质与道德修养这一内涵。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非权利性影响力来源于品德。
品德是指管理者的品格道德等方面的素质,主要包括:思想观念、价值体系、政策水平、职业道德、工作作风等方面的要求。品德因素是决定管理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根本性因素。管理者的品德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他的人格魅力的强弱。管理者只有具备了优良高贵的品德,才能使被领导者产生敬爱感,从而心悦诚服地接受其影响。企业管理者的品德因素在实际管理中表现为以下方面:
1.价值观
管理者将自己的哲学、理想、信念和价值观融合成企业的宗旨、使命、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,形成共同价值观,才能实现有效的影响力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,它虽不像企业的管理制度那样直接和硬性,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,发挥着无穷、有力的作用,对内可激励员工、凝聚合力,对外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,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。
2.榜样示范
我国古代儒家特别重视身教.强调领导者的示范作用.要求以身作则,孔子说:“政者,正也。子帅以正,孰敢不正?”(《论语•颜渊》)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”(《论语•子路》)。儒家认为,领导者只有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别人。倘若自己都管不好,又怎能管好别人呢?儒家这一思想对现代企业领导者有重要的借鉴作用。要求企业领导者要品行端正、严于律己、以德服人、率先垂范。
3.知识
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,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,其基本特征是决策和管理必须知识化。管理者必须具备与管理相关的多学科文化知识。
4.能力
能力是一种实践性因素,能力强的领导者往往使员工产生敬佩感。
5.良好的人际关系
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,是人际关系的稳定性、亲密度的调节器,在人的活动中起着枢纽作用。在现代管理中,不善于进行情感沟通的管理者不是一个好领导。情感沟通对于进一步树立领导的威信,提高领导的非权力性影响力、号召力具有重要的意义。影响力越高就越容易沟通,沟通得越好影响力就越高;管理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建立首先是一个沟通的过程,它必须通过自身的言论、行动、自身的品质、处理问题的公正性、工作方法、效率等方面,树立和蔼可亲的形象,取得员工的信赖之后才有可能产生。企业管理者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以下方面:亲和力、尊重员工、关心、帮助员工、学会赞扬下属。
6.人格魅力
人格魅力就是一个人在能力、气质、性格等人格特征方面所具有的感召力、凝聚力,一种使人潜移默化地接受对方影响的心理因素,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,是企业领导者素质、能力、态度的综合体现,是非权力影响力最高形态的表现。它反映在管理者的一切言行之中,如诚实守信、言行一致、意志坚强、自信、乐观、勇敢,是管理者人格与心灵素养的外延显示;不仅仅指管理者外表上的沉着冷静,更是管理者文化底蕴与人生阅历的自然流露。 人格魅力一旦形成和塑造起来,在管理者实践中会产生多方面的积极效应,为管理者建立良好的人缘奠定坚定的基础。管理者人格魅力的主要表现:亲和力、感召力、凝聚力、向心力。
品德与管理的融合赋予了爱,超越了经济学管理的范畴,到达了更高的高度。以上是本人对品德管理的浅薄诠释。写到这里,我想以这样一段话来作为这篇感悟的结语。
如果你失去了今天,你不算失败,因为明天会再来。
如果你失去了金钱,你不算失败,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。
如果你失去了品德,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,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。